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的重磅车型i8,自亮相以来便始终处于舆论的聚光灯下,特别是上市以来更是风波不断,一举一动都成为行业与消费者热议的话题。
8月13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其微博发文,明确提出理想i8在9月的交付目标:保底超越8000台,挑战10000台。这一目标的公布,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这不仅是对i8这款车型产品力的自信彰显,更是其在纯电领域打响名号的关键一步。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一款新车若能在上市初期就实现较高的交付量,无疑会为其后续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也能让消费者对其品质和可靠性更有信心。根据官方信息,8月20日起,第一批理想i8将陆续交付,这意味着这款备受关注的车型正式开启了它在市场中的征程,朝着李想设定的目标发起冲击。
理想i8自上市以来,争议便如影随形,其中造型设计方面的讨论尤为热烈。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其外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它的设计过于另类,不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面对这些质疑,李想在微博种回应称,这个造型是原创且正向开发的,正因其与众不同,才成为很多用户喜欢和选择的核心原因之一,并且他相信这款车的造型会越看越顺眼。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确实产生了两极分化的效果。一部分追求个性和新鲜感的消费者被其吸引,认为它摆脱了同质化的设计,能够彰显自己的品味;而另一部分更倾向于传统设计的消费者则对其敬而远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充满争议的造型成功为理想i8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让它在众多新车中脱颖而出,从营销角度来说,也算是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除了造型争议,理想i8还经历了上市发布会上的碰撞测试争议。碰撞测试本是衡量车辆安全性的重要环节,而测试视频中的违背科学的一幕让人不得不对测试结果的真伪产生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协商,目前相关三方已达成一致,这场争议也暂告一段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争议中,最受伤的应该是广大的消费者,沦为品牌过渡营销的工具人。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在部分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不可避免地为理想i8的市场推广带来了一些阻碍。
更引发市场震动的是,理想i8上市即调价。品牌将之前的三个版本统一调整为一个版本,售价33.98万元,同时取消了此前的Pro版本,将MAX版本作为标准版本。这一举措在汽车市场中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于一款刚刚上市的新车来说,如此快速的价格调整难免会让消费者产生疑问。对于这一调整,李想回应称是“听劝”的结果,即根据市场反馈和消费者的意见做出的决策。但这一快速调整,相当考验供应链、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快速反应和协同能力。供应链需要根据新的版本规划调整零部件的供应,生产环节要及时切换生产计划,销售端则要向消费者解释清楚版本和价格的变化,避免产生误解。从侧面来看,这也反映出理想汽车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灵活性与决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已经预订的车主,可选择退订或升级,并提供专属服务。
作为理想汽车进军纯电市场的关键车型,i8的市场表现至关重要,可谓不容有失。它承载着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实现突破的期望,若能取得成功,将为品牌在纯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奠定基础;反之,若表现不佳,理想汽车未来在纯电市场的机会微乎其微。如今,随着第一批车辆交付进入倒计时,以及各项争议的逐步平息,理想i8能否在纯电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李想提出的交付目标,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