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易车研究院发布“购车决策洞察报告之能耗篇/吉利汽车竞争力分析报告(2025版)”

汽车消费网
2025-02-07

节能诉求:指用户在购车过程中对汽油、柴油、电、甲醇、氢等各大能源的转换效率与使用成本的要求

作为人类出行交通工具的汽车,每挪动一步就会消耗一定的能量。能源消耗越多,成本自然越高,为了降低使用成本,企业会努力普及新节能技术,用户会根据支付能力与使用场景,选择更经济的能源产品。本报告定义的节能诉求,指用户在购车过程中对使用汽油、柴油、电、甲醇、氢等各大能源的转换效率与使用成本的要求;

本报告的研究数据以腾易研究院(前身为易车研究院)的线上调研为主,2024年前三季度的总样本量超过5万份,并以腾易大数据和腾易研究院的线下调研数据为参考。

2024年中国车市的节能诉求高达54.59%,助力比亚迪于2021年起强势崛起,并将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汽车按在地上摩擦

近二十多年,中国车市的能源形式以汽油绝对为主,期间汽油价格一路飙升,2000年93/92号汽油每升仅售价两三元人民币,2024年飙升至七八元人民币。理论上中国车市早应滋生出节能化消费浪潮,但中国车市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广大车企节能技术的普及力度,远不如能耗成本的上升幅度:在“购置税补贴1.6L以下车型”等相关政策的“哄骗”下,广大车企勉强把主销排量由1.6L降至1.5L;吉利、长安等不少车企,早就提出了蓝色吉利、香格里拉计划等顶层节能战略,但在实际执行中无一例外被大打折扣,最后还得靠比亚迪“催促”下;丰田、本田也是早早布局HEV,但力度与进度一直被自己的那点小算盘掐得死死的;

中国车市的节能化消费浪潮主要起于2020年,早期核心推动者为特斯拉与五菱。前者光脚不怕穿鞋,以颠覆者姿态国产了Model 3,定价大幅低于同级别燃油竞品奥迪A4L、奔驰C级和宝马3系,快速开辟了大城白领为主的高端代步车市。后者投产了宏光MINIEV,原本只想复制“低速老年代步车”的商业模式,结果以三四万元的超级无敌定价和光鲜亮丽的“合法准生证”,快速开辟了以低级别城市为主的入门代步车市。进入2021年,比亚迪快速成为节能化浪潮的新领导者,秦PLUS、宋PLUS等主流节能产品以超级价格强势登场,强势助推中国车市的节能化消费浪潮。2022年初率先受益的比亚迪毅然决然停产燃油车,当年比亚迪的全球销量超越了长期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的吉利汽车(以吉利、领克和极氪为主)。2023年比亚迪一鼓作气超越了吉利集团(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为主)的全球销量。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顺利突破400万辆,进一步夯实了在国内车市与在中国品牌阵营的领导地位,强势助推中国新能源车市的销量突破1000万辆,份额逼近50%;

2020-2023年,吉利汽车各大子品牌跑马圈地,俗称“赛马”,实则各自为政,就像春秋战国时期,为比亚迪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乘之机。幸亏2024年发布《台州宣言》,致力于重整权威;

2024年中国车市的节能性诉求高达54.59%,节能型产品在中国车市有巨大发展空间。继2022年比亚迪全面转型为节能型车企后,2025-2026年哪些车企(只含国内)也会全面转型为节能型车企?

2022-2023年吉利奋不顾身投放了帝豪L PHEV、星越L PHEV、银河L7/L6等多款节能车,本想教训下比亚迪,结果反被教育

2021年起比亚迪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并强势挤压吉利汽车,主要受惠于聚焦工薪车市的秦PLUS、宋pro、宋PLUS等节能型产品。对比中产与富豪,工薪用户的节能诉求最强烈,2024年高达57.26%。2021年吉利主销产品也高度聚焦工薪车市,但燃油车占比95%以上,节能性远不如PHEV、EV等新能源产品,导致吉利汽车在与比亚迪的竞争中,快速失去“民心”;

被比亚迪打了个突然袭击,鼻青脸肿的吉利汽车一开始非常不服气,仅突击加班一年后,于2022年4月就推出了节能产品帝豪L PHEV,定价12.98-14.58万元,非常接近当时的秦PLUS,但时间太仓促,产品的可靠性等关键指标只能靠用户自己去验证,结果投诉陡增,该产品几乎是“见光死”。其实哪怕比亚迪的DM-i,在2021年爆发之前也磨合了三四年。一记重拳居然被比亚迪躲开了,吉利汽车又快速打出了一拳,半年后的2022年11月,强势推出新节能产品星越L PHEV。这拳更像试探性出拳,有些放飞自我,如明明是插混,非得附庸风雅叫增程,另外售价高达23.97-25.37万元,估计让当时定价十六七万元的核心竞品宋PLUS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管是不是试探性出拳,结果同样是“见光死”;

如果说2022年吉利汽车还在气头上,王八拳乱打一通,2023年的吉利汽车就冷静多了,对比亚迪的拳法也有所了解了,吉利汽车把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与可靠性提升上。动力研究院、品牌研究院等多个部门,又经过一年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推出了新一代节能产品银河系列,分别于2023年5月和9月,投放了全新产品银河L7和银河L6。上述两款产品把动力电池由三元锂更换成了更实惠的磷酸铁锂,售价无限接近比亚迪的同级别产品。上市之初,两款产品都有不错表现,月销快速逼近万辆。感受到杀气的比亚迪,于2024年初果断推出新一轮价格战,成功扼杀了吉利汽车以银河L7和L6为代表的第二轮大反攻。2024年底,银河L7和L6的月销量维持在六七千辆的水平,虽然远不如比亚迪同级别产品秦PLUS、驱逐舰05、宋PLUS与宋Pro等月销量动辄一两万辆,甚至三四万辆的水平,但为吉利汽车积累了挑战比亚迪的丰富经验,至少知道该怎么有效出拳了。

2023年吉利熊猫无心插柳柳成荫,2024下半年银河E5和星愿心领神会,吉利的节能小电动率先撕开比亚迪防线

当吉利汽车被比亚迪按在地上疯狂摩擦之际,2023年2月,吉利汽车投放了微型电动车熊猫mini,售价3.99-5.39万元。上市当年的月销量就突破了万辆,2024年逼近2万辆,成为吉利汽车新能源序列最坚强的战士。对比大块头的银河E8,小身板的吉利熊猫冒着枪林弹雨,率先杀出了一条血路;

熊猫等微型小电动的原本战略使命,就是帮助车企解决双积分的问题,方便车企继续吮吸燃油车的高利润,但吉利熊猫以不屈不挠的斗志,点醒了吉利汽车,原来新能源战略可以从小电动切入,甚至是就得从小电动切入。2024年中国用户对代步车的节能诉求为56.79%,小幅低于自驾游,但明显高于上下班,适合代步又兼顾节能性的小电动无疑是首选;

吉利汽车各大部门又卧薪尝胆一年后的2024年8月和10月,分别推出吉利银河E5和星愿两款小电动。两者吃一堑长一智,不给比亚迪留下“反杀”机会,如银河E5的定价直接低于核心竞品元PLUS,星愿也直接低于海豚,再加两者的空间、设计等卖点也不亚于竞品车型,一上市就快速爆款。2024年底,银河E5的月销量突破1.5万辆,星愿“瞬间”突破2万辆,快速比肩海豚、元PLUS。2025年,星愿还有较大走量潜质,不排除有挑战海鸥月销量5万辆的可能,届时对smart至少有个交代;

自从长城汽车战略性放弃“小电动”市场后,代步车市的领导者就成了比亚迪,且遥遥领先,小电动甚至成了比亚迪的出口神器。2023年比亚迪的小电动获得了100多万辆的销量,为比亚迪品牌全球销量贡献近三分之一,2024年超过120万辆,销量贡献同样维持在三分之一的高位。2025年吉利汽车如能在小电动车市持续挑战比亚迪,估计比亚迪的王传福全年都得辗转反侧。

2025年吉利汽车将重构“硬刚”比亚迪的主力阵营,2026年吉利汽车或将全面转型为节能型车企

虽然吉利汽车在代步车市撕开了比亚迪防线的一道突破口,但这不是主流车市、不是主战场,不至于给比亚迪致命一击。2024年12月6日,吉利汽车乘胜追击,投放了重磅车型星舰7,售价10.38-13.68万元(限时先享价9.98-13.28万元)。价格卖点对标宋pro和海狮05,空间卖点对标宋PLUS和宋L,星舰7被寄予了“1挑4”的期望。上市当月(2024年12月),星舰7终端销量突破1.7万辆(吉利汽车的销量三个月后再看会更有价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继星舰7后,2025年初吉利的全新银河L6和L7将持续发力。三者配置都有全面优化,变速箱由性能型的三挡DHT换成了实用型的单档DHT,发动机由1.5T换成了更经济的1.5L,电池电量统一成8.5kWh和19.09kWh……无论是定价还是产品,吉利汽车与比亚迪越来越“同质化”;

2025年,星舰7、新银河L6和新银河L7仅是吉利挑战比亚迪王朝与海洋的“急先锋”,后续将跟进五六款全新节能型产品,分别为全尺寸SUV星舰9、中大型插混轿车、中型插混轿车、中型纯电轿车与中型纯电SUV等(据公开资料整理,未必全对)。前三款将与比亚迪的秦与宋两大家族(含海洋系同级别产品)贴身肉搏,后续产品将与比亚迪的唐、汉两大家族(含海洋系同级别产品)贴身肉搏……一旦上述产品进展顺利,将重构吉利汽车“硬刚”比亚迪的主力阵营,并加速吉利汽车节能化,保不齐2025-2026年吉利汽车在国内车市也会全面转型为节能型车企;

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426万辆,王朝与海洋贡献了近400万辆,占比近94%。其中秦、宋、汉、唐四大家族以及海洋同级别产品是比亚迪销量重心的重心,2024年销量280万辆,为比亚迪全球贡献近三分之二的销量。2025年一旦吉利汽车能有效拿捏比亚迪的秦、宋、汉与唐四大家族及海洋同级别产品,比亚迪冲击500万辆的愿景或将瞬间破灭,甚至有可能突然下滑。2025年初,吉利汽车的第三轮大反攻已由代步车市蔓延至主流车市,且初见成效,逼着比亚迪出大招。另外吉利汽车手里还握着雷达、翼真等几张牌,届时怎么打,一看比亚迪怎么出招,二看李书福的心情。

2025年,吉利汽车除了在代步车市与主流车市全面“硬刚”比亚迪,在高端车市也会全面“硬刚”

2022-2023年,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吉利“硬刚”比亚迪主要靠嘴炮,2024下半年开始,能上手的就不逼逼了。2025年更是如此,除了在代步车市与主流车市全面“硬刚”,战火将全面蔓延至高端车市;

吉利对高端品牌的定义比较细腻,领克与极氪两大高端品牌,在小车领域布局了大量高端车型。比亚迪对高端品牌的定义比较豪放,集中在20万元以上,尤其是30万元以上的高价区,或中大型及以上的大车。为了便于比较吉利与比亚迪的高端布局,我们只能选择颗粒度更大的比亚迪标准,将高端车市定义为30万元以上价区或中大型及以上级别的车市。按照这个标准,吉利与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发力高端车市都比较晚,集中2023-2024年,其中比亚迪的布局力度更大,且市场表现更好。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投放了腾势D9、豹5、豹8、仰望U8等多款,吉利仅有009一款,且销量不如比亚迪;

2025年,无论吉利还是比亚迪都会强势布局与发力高端车市,吉利将先后投放领克900、极氪大型SUV、极氪中大型SUV等多款高端车型,比亚迪继2024年底投放方程豹8、腾势Z9系之后,2025年继续投放腾势N9、腾势新N8、夏、唐L等多款高端产品……2025年,吉利与比亚迪在高端车市的全面“硬刚”跃然纸上;

无论吉利还是比亚迪,本轮高端攻势都主打节能大车,便于满足高端家庭的自驾游诉求。从用车场景的节能诉求看,自驾游最高,2024年近58%,将为节能大车提供广阔舞台。由于吉利和比亚迪在高端车市都处发力初期且力度空前,两者的全面“硬刚”,将为中国高端车市带去更多变数。

主打节能战与价格战,从代步到主流再到高端,2025年吉利汽车全面“硬刚”比亚迪的战略蓝图跃然纸上

聚焦节能与价格,2021年比亚迪开始强势崛起,并把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汽车按在地上摩擦。一年后的2022年,不服气的吉利汽车发动第一轮反攻,推出了帝豪L PHEV、星越L PHEV等新能源产品,但成本、可靠性等存在一系列问题,上述产品一上市几乎是“见光死”。又一年后的2023年,不服输的吉利汽车发动第二轮反攻,并吸取上一轮的部分教训,努力降低成本与提升可靠性,组建了全新战队银河系,推出了全新产品银河L7、银河L6等,虽然本轮没有撼动比亚迪的统治地位,但至少让比亚迪“紧张”了下。又又一年后的2024年,不服命的吉利汽车发动第三轮反攻,先是基于银河E5、星愿等小电动,在比亚迪绝对主导的代步车市撕开一道突破口,2024年底又强势推出全新主流产品星舰7,全面突出节能与价格,全力对标比亚迪同级别产品。双管齐下,2024年底至2025年初,又让比亚迪有些紧张了;

2025年,重新爬起来的吉利汽车将把第三轮大反攻全面推向高潮,星舰7与新银河L7与L6将组成“敢死队”,积极“硬刚”比亚迪的秦家族、宋家族及海洋系同级别产品,后续全新节能产品将积极“硬刚”比亚迪的汉家族、唐家族与海洋系同级别产品。除了代步与主流两大车市,2025年吉利汽车还将在高端车市全面“硬刚”比亚迪。

2025年吉利汽车的第三轮大反攻,虽然来势汹汹,但也有不少短板:品牌整合尚处初期、燃油车占比仍较高、硬派慢半拍……

2021-2023年,吉利汽车之所以被比亚迪按在地上摩擦,核心原因之一是吉利汽车搞了一堆各自为政的子品牌,美其名曰“赛马”,实质上就是战略误判,搞成一盘散沙,被比亚迪乘虚而入。2024年,吉利汽车充分认识到了该问题,当年9月正式发布《台州宣言》,核心要义就是加速整合,重塑“中央权威”。虽然极氪“收编”了领克,但两者的产品定位、品牌调性等非常接近,能源形式愈发趋同,且都有各自复杂的既得利益。2025年初,两者仍没有清晰的整合方案。2024年底,虽然把翼真、雷达等编入了吉利体系,但截至2025年初同样没有清晰的整合方案。2024年底,吉利品牌虽然取消了几何系列,但新推了星舰系……2025年,吉利汽车不仅要“硬刚”比亚迪,也要以“硬刚”比亚迪之名“硬刚”内部一切反对力量;

燃油车占比较高也不利于吉利汽车挑战比亚迪。首先要明确,燃油车与新能源的技术路线无所谓好坏,车企不应纠结于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能源形式的取舍,取决于综合成本,由于中国“电很便宜油很贵”,节能车有天然优势,比亚迪的快速崛起,很好说明了这点。2024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占比仍不及50%,2025年为了“硬刚”比亚迪,吉利汽车在国内车市自然得加速节能化;

在蓬勃发展的硬派车市,吉利汽车也挺被动的。2024年比亚迪的方程豹与长城的坦克已纷纷上量,但吉利汽车几乎为零。2025年初奇瑞发布了新高端产品序列捷途纵横,长城也将发布新豪华品牌,两者都会重点主打硬派产品,硬派产品将成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新突破口。吉利的真硬派产品可能得到2027年上市,将失去先发优势,只能期待后发制人了;

新产品序列一浪接一浪,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上一代产品纷纷被拍死在沙滩上……2025年吉利汽车看似来势汹汹,要“硬刚”比亚迪,但亟待完善的细节还有很多。

比亚迪也没闲着,2024年积极夯实主流,2025年强势发力高端,且可随时发动新一轮价格战,将全面奉陪吉利的“硬刚”

吉利汽车忙着“硬刚”比亚迪,比亚迪也没闲着;

2024年,比亚迪就在积极预防吉利汽车等竞品的“硬刚”:年初比亚迪持续升级价格战,全系推出荣耀版,把吉利银河L7和L6的攻势,直接扼杀在摇篮里;全年投放了秦L、海豹06、宋L DM-i、海狮05DM-i等一大堆全新家用产品,全面夯实在主流车市的统治地位,持续保持对吉利汽车等竞品的战略压制;下半年起快速普及DM-i 5.0等新节能技术,迫使吉利汽车等竞品“要么跟进要么退出”……2024年,比亚迪品牌夯实主流车市成效显著,国内终端销量飙升至349万辆,遥遥领先于大众、丰田、吉利等竞品;

比亚迪2024年积极夯实主流车市的举措,为全面发力高端车市解决了后顾之忧,2025年比亚迪的夏、唐L、方程豹8、腾势N9、腾势新N8等一大堆全新大节能车将全面出击;

除了在节能技术、产品布局等层面,比亚迪仍有强大竞争力,在价格层面,比亚迪也有发动新一轮价格战的主动权。2025年,只要吉利汽车危及到了比亚迪,比亚迪将随时奉陪吉利汽车的“硬刚”。

2024年吉利+比亚迪国内份额近1/4,2025年两者的“硬刚”无异于向车市投入一枚核弹,将全面激化“节能大战”

由于节能、定价等核心卖点无限接近比亚迪,再加研发、销售与服务等的体系能力完全能媲美比亚迪,2025年吉利全面“硬刚”,一定会让比亚迪如临大敌。但吉利汽车的品牌整合、产品细分等仍需加速优化,同时为了应对吉利等竞品的反攻,比亚迪也做了积极准备,2024年全面夯实主流车市,2025年全面发动高端攻势,短期内吉利汽车想全面超越比亚迪并不容易,不过两者的全面“硬刚”大概率会实现1+1>2的效果;

2024年吉利与比亚迪在国内车市的份额合计近四分之一,2025年即便维持目前的份额,两者全面“硬刚”衍生出的节能战、价格战等,也会引起中国车市的轩然大波,其它车企除了应付比亚迪,还得应付吉利汽车。2025年,如比亚迪全球销量成功挑战500万,国内挑战450万辆,吉利汽车全球挑战300万辆,国内挑战250万辆,吉利与比亚迪的国内份额有望逼近三分之一,两者的全面“硬刚”无异于向中国车市投入了一枚威力巨大的核弹,将全面激化中国车市的“节能大战”,请问谁还有心情看热闹?

中国品牌正快速抢占中国用户的节能消费心智,2024年中国品牌主导了主流品牌节能诉求TOP20,其中以网约车为主的埃安、beijing和极狐位居TOP3。比亚迪紧随其后,位居私家车榜首。理想、腾势、岚图、方程豹、魏牌、问界等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也纷纷晋级至主流品牌节能诉求TOP20。海外品牌仅有特斯拉、丰田、日产与雷克萨斯四个品牌位居TOP20;

由于燃油车占比仍超过50%,2025年吉利品牌意向用户的节能诉求不在TOP20。随着中国车市节能化消费热潮的持续推进,吉利汽车如不以“硬刚”比亚迪的契机加速推动自身的节能化进程,其潜在挑战只会越来越大,甚至会遭遇零跑汽车、深蓝汽车、蓝电等新节能型竞品的强势冲击。聚焦节能与价格,中国车市将诞生新一批新势力。与其说吉利汽车是在“硬刚”比亚迪,不如说是在“硬刚”自己。

2024年吉利与比亚迪占了中国品牌近40%份额,两者“硬刚”将重塑中国品牌阵营与助推2025-2026年中国品牌全面节能化

围绕节能产品,如果说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是向中国车市投入一枚核弹,那向中国品牌阵营就是投入两枚核弹:2024年吉利汽车+比亚迪占了中国乘用车大盘近25%的份额,占了中国品牌近40%的份额;2024年中国车市的新能源渗透率逼近50%,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逼近70%……2025年如竞品的节能与定价能跟上吉利与比亚迪的节奏,2025-2026年大体还能留在牌桌上,如跟不上节奏,大概率会被加速淘汰。那些中小型中国品牌除了积极合作华为,更要努力优化节能与定价,因为就汽车而言,节能更能抢占用户的消费心智,且节能不是华为的优势;

2025年,奇瑞、长安与长城等部分中国品牌也在竭尽所能加速节能化和与高端化:奇瑞将投放风云A9、风云T8、风云T11、捷途山海T5、山海L8、纵横G700、星纪元ES 增程、星途E08、揽月C-DM等一大堆新车,其中多数是节能大车;长安将投放阿维塔06、深蓝S09、长安启源Q07、长安启源C798等多款产品,几乎都是节能车,且不乏高端节能车;长城将投放坦克500Hi4-Z、哈弗H7Hi4、枭龙MAX升级版、坦克400/700 Hi4-Z版等多款产品,几乎都是节能车,且以高端车为主……

2025-2026年,少数强势中国品牌不仅做好了全面应对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硬刚”的准备,而且有成为半路杀出的那个程咬金的图谋。多方博弈只会加速中国品牌阵营的优胜劣汰与全面节能化进程;

2025年少数强势中国品牌将全面强化节能型高端攻势,理想、问界等节能形式局限于增程的新势力,将面临更严峻挑战。留给荣威、风神等在国内车市仍以燃油车为主的中国品牌“矫情”的时间不多了。零跑、蓝电等积极突出节能与价格的新品牌,有成为中国品牌阵营与中国车市新黑马的较大潜质。

海外品牌占大盘与新能源的份额跌至40%、10%,吉利与比亚迪的“硬刚”,迫使海外品牌把2025-2026年新节能战略的试水期变成决战期

如果说2025年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是向中国车市投入一枚核弹,向中国品牌阵营投入两枚核弹,那向海外品牌阵营就是投入三枚核弹。近四年,一家比亚迪就把大众、本田、日产、别克等所有海外主流品牌统统按在地上摩擦。2020-2024年,海外品牌占国内乘用车大盘与新能源的终端销量份额,分别由近70%和近30%,跌至40%和10%。海外品牌在大盘彻底失去主导地位,在新能源车市更是进一步被边缘化。2025-2026年,再来一家同样高举节能战与价格战的强势车企吉利汽车,海外品牌的在华生存境况只会雪上加霜;

海外品牌在中国车市的节能大战中之所以步履艰难,核心原因是海外车企机械式推进“油电平替”战略,该战略与以“小电动+大节能”为主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消费需求格格不入。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原本2025-2026年是大众、别克、日产、福特等海外主流品牌,积极试水新节能战略的关键期,但吉利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以及奇瑞、长安、长城等强势中国品牌的全面跟进,约等于在压缩海外车企的战略空间,将把海外品牌新节能战略的试水期,直接升级为“决战期”。希望海外车企能充分意识到竞争环境的急速恶化,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准确的应对举措,不要再浪费宝贵的时间。

海外高端品牌占高端新能源份额跌破30%,吉利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与加速高端化,将大幅提升2025-2026年BBA的崩盘概率

2025年,吉利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与强势中国品牌的全面跟进,除了大众、日产等海外普通品牌会遭遇更大冲击,奥迪、奔驰、宝马等海外高端品牌也可能遭遇当头一棒;

2017-2019年,是中国高端车市节能化的起步期,当时BBA是核心推动者。2020-2024年,随着理想、问界、特斯拉等节能型高端品牌的快速崛起,中国高端车市的新能源渗透率快速突破50%,但BBA等主流海外高端品牌在高端新能源车市的份额快速跌破30%,导致海外高端品牌在高端车市的份额快速跌破60%;

随着中国车市的消费重心加速转向中产用户,势必会强化中国高端车市的节能与价格卖点,将为2025年吉利、比亚迪等主流中国车企的节能型高端攻势创造新机遇。截至2025年初,从已公布的信息看,2025-2026年BBA等海外主流高端品牌的节能化举措非常有限,继理想、问界等新锐高端品牌之后,吉利、比亚迪等主流中国品牌也突然发动节能型高端攻势,将大幅提升BBA在华销量的崩盘概率。

2025年吉利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看似是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节能决斗,但本质上是以节能的名义重新瓜分中国车市

2021年起,节能等卖点助力比亚迪于强势崛起,并将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汽车按在地上摩擦。2022-2023年吉利汽车奋不顾身投放了帝豪L PHEV、星越L PHEV、银河L7/L6等多款节能车,本想教训下比亚迪,结果反被教育。2023年吉利熊猫无心插柳柳成荫,2024下半年银河E5和星愿心领神会,吉利的节能小电动率先撕开比亚迪防线。2025年,吉利汽车除了在代步车市与主流车市全面“硬刚”比亚迪,在高端车市也会全面“硬刚”。可见,主打节能战与价格战,从代步到主流再到高端,2025年吉利汽车全面“硬刚”比亚迪的战略蓝图跃然纸上;

2025年吉利汽车的第三轮大反攻,虽然来势汹汹,但也有不少短板:品牌整合尚处初期、燃油车占比仍较高、硬派慢半拍……比亚迪也没闲着,2024年积极夯实主流,2025年全面发力高端,且可随时发动新一轮价格战,将全面奉陪吉利的“硬刚”。2024年吉利+比亚迪国内份额近1/4,2025年两者的“硬刚”无异于向车市投入一枚核弹,将全面激化“节能大战”:2024年吉利与比亚迪占了中国品牌近40%份额,两者“硬刚”将重塑中国品牌阵营与助推2025-2026年中国品牌全面节能化;海外品牌占大盘与新能源的份额跌至40%、10%,吉利与比亚迪的“硬刚”,迫使海外品牌把2025-2026年新节能战略的试水期变成决战期;海外高端品牌占高端新能源份额跌破30%,吉利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与高端化,将大幅提升2025-2026年BBA销量崩盘的概率;

2025-2026年,吉利汽车与比亚迪是敌是友,真不好说,别看它们骂得挺凶,干得挺狠,但最后哭的未必是它们自己。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的全面“硬刚”,看似是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节能决斗,但本质上是以节能的名义重新瓜分中国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