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智界S7一分钟下线一台车,华为云端大数据给品控加上高保障

汽车消费网
2024-04-11

  步入2024,汽车市场“价格战”瞬间打响,意味着市场正式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事实上,智能新能源赛道这几年有太多的品牌一夜崛起,又快速陨落,有的品牌甚至都没卖出去一辆车,就草草收场。

  哪怕来到新能源时代,没有了汽车动力总成的技术壁垒,造车仍然并非易事,有护城河才能赢得市场的道理仍旧通用。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作为仅次于房的第二大消费品,容错率很低,“不买错”远比“新奇特”更重要。

  因此,在车企大打“价格战”的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反而会对车辆品质要求更加严苛。理性消费时代下,车企的品控这一关必须得过,对于新入局的品牌和车型更是如此。华为鸿蒙智行能在智能新能源赛道快速跻身头部,品控值得重点关注。

  华为的能力,首先源于创造工具

  最近,智界S7亮相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这款华为首款智慧轿车也成了当前业内最炙手可热的新车。聚焦智界S7的生产环节,我们或许可以全面了解华为跨界对于车圈的赋能中,在品控上的“大作为”。

  华为的能力,首先在于创造解决问题的工具。汽车制造属于传统的制造业范畴,质量检测往往是设置不同的质检环节,发现问题后进行回溯改进,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犹如“盲人摸象”,难以及时发现所有问题并进行系统化解决。因此,传统汽车制造商普遍只能依靠供应商提供通用解决方案进行改进,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制造后才能尽可能减少由于产线品控导致的质量问题。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很多车型在刚刚上市后第一批并不建议购买,并且在传统汽车品牌上,因为各种零部件的问题而召回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而华为则是依靠着在ICT领域长久的积累,自主研发了行业独有云端大数据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合了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并针对智界S7质量管理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可以覆盖从研发生产到检测交付的全周期质量管理。

  具体而言,在智界S7生产过程中,每辆车的供应商管理、来料检测、总装过程、试制过程的关键技术数据均会实时传输到云端,由系统自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大到线束接插不到位,小到螺丝的扭力异常,都会及时预警。这套系统背后是超700台高性能服务器集群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华为自研智能高速网卡提供超高网络带宽和收发包能力,配合华为自研的AI算法模型,实现云端监控和管理质量。

  简单来说,华为把其深厚的智能化能力全方位注入了汽车制造当中,从云端大数据检测、算法支持等维度,对车辆的品控进行把关,相当超前。

  华为还把“放大镜”带到了汽车制造

  众所周知,汽车是由上万个零件组合所打造的。传统零部件厂和整车厂遵守严格的分工,如果是车因为零部件出的质量问题就会按照合同赔偿,零部件的质量由他们自己保障。而华为对于造车品控的第二关,则是打破了这一传统行业规则,跟手机制造拉齐标准,以消费者体验为优先,将零部件供应商的设计白盒化,不仅检视tier1供应商,甚至部分会对供应商的零部件做检视。

  换言之,在智界S7生产过程中,供应商来料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量检测,例如在供应商厂增加线束电检台,零重力座椅出厂前会进行全方位测试等。相当于华为让供应商把工作做在前头,通过这样前置的基本测试,保证总装时每个零部件的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传统主机厂对于来料的检测多在零部件厂商就处于闭环,而华为则会在装车前依旧会对各个零部件厂商的来料做整车零部件配合的功能性测试,通过模拟整车架构,抽检来料检验其零件性能与匹配性,并最终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大数据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整车的产品品质,同时也能减少返修概率。其大数据检测监控系统,从零部件就开始了把关,进而能从根上提高整车的品控。

  总结:

  正所谓,检测多一步,用户体验提升一大步。我们可以看到,在智界S7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华为的云端大数据检测、超700台高性能服务器,华为AI算法模型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贯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华为都用数据网联与分析严把品质关。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不管车企如何降价,汽车仍然属于很“大件”的消费。看得见的是车企一直宣传的“降价增配”,看不见的是车企在品控上的技术造诣。显然,在智能新能源赛道,出厂经近万道检测的智界S7完全是可以闭眼入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