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先进技术量产化 上汽大通MAXUS高层领导访谈

汽车消费网
2023-01-12

  1月9日,上汽大通MAXUS以技术赋能品牌,在“TECH DAY技术平台公开日”上重磅展示了极具行业前瞻性和独创性的MPV智能化、电动化创新技术成果,首次公开呈现“行业首个多人出行智能座舱技术、全国首款纯电L4自动驾驶MPV”等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以及MIFA 9、G90等基于星云纯电平台、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的乘用化、高端化MPV产品,颠覆用户对未来多人出行场景的想象,全面深化“技术大通”的品牌形象。

『上汽大通MAXUS“TECH DAY技术平台公开日”』

  在MPV战略布局之下,上汽大通MAXUS正以乘用化、高端化、智能化的“MPV世家”之姿,打造成为MPV技术赛道上的“全能选手”。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向外界传播其前瞻技术和产品优势,在“TECH DAY技术平台公开日”当天,上汽大通MAXUS还特意组织了一场高层领导媒体访谈活动,受访嘉宾分别为:

  ·郝景贤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大通总经理

  ·谢铭诗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

  ·王人杰 上汽大通产品策略部总监

  ·宋 海 上汽大通品牌公关部总监

  记者:这次上汽大通MAXUS举办的技术平台发布日,介绍了很多技术亮点,您能不能再归纳总结一下,哪些是上汽大通MAXUS自身与众不同的一些亮点?这些对我们整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上汽大通MAXUS自身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

『郝景贤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大通总经理』

  郝景贤:首先,2022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也让我们跟各位媒体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少了很多。这一次在2023年伊始,我们将上汽大通MAXUS在技术方面的想法、做法,包括我们今天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跟大家做一个展示,一个集中汇报。

  第二点,在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我认为行业有两大趋势:一是新四化的趋势;二是我们在全球汽车的版图上,在中国汽车工业里,包括上汽大通MAXUS在内,我们逐渐占据了更重要的份量。在过去的两年里面,上汽大通MAXUS在新四化和全球化方面实现了很多独特之处。

  第三点,我想总结三句话:

  一是我认为业务全球化、竞争力全球化、用户全球化,这是上汽大通MAXUS的特点。在刚刚谢铭诗总跟大家报告里能够看到我们很多技术标准,我们从产品开发的一开始,就是用的全球化的标准。我们把全球的用户都纳入到我们的视野之内,而且在全球各个市场都是用的最严苛标准,来打造我们的产品,这个是上汽大通MAXUS一个独特的优势。我认为民族的一定是全球的,全球市场最终也会为我们国内市场、国内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和竞争力。

  二是上汽大通MAXUS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是在同步进行的。在谢铭诗总介绍的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我再突出里面的两点,同时也是上汽大通MAXUS的特点:

  第一,我们在电气化方面是全技术路线,这也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不管是在纯电动还是混动,我们都具有行业最领先的技术,在性能、安全性以及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上,我们是最领先的,而且我们的全技术路线还包含了氢燃料电池,所以上汽大通MAXUS的MIFA 氢在行业里也是技术最领先的产品。我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还是一个小批量的商业化示范运行,但是从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前景,从国家的双碳战略来看,我们的氢燃料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第二,我们在智能驾驶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上汽大通MAXUS的产品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大。我们想给用户带来一个大空间,带来更多使用场景和体验,这就要求车辆的空间比较大。通常来说,用户开相对比较大的车子,在驾驶方面,特别是在城市场景的泊车,是有一定的使用痛点和痒点的。因此在智能驾驶方面,上汽大通MAXUS不管是目标制定,以及像今天的实际技术展示,或者用户场景体验的构建,都做到了行业领先。上汽大通MAXUS和友道智途达成了长久的战略合作。基于友道智途的赋能,比如行泊一体、自动泊车等用户体验方面,我们在MPV领域做到了行业第一。

  第三,我们非常强调先进技术的量产化。谢铭诗总的技术报告都是干货,都是可以量产的新技术,都是拥有可靠性、安全性的技术,在国内信息安全,以及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信息安全技术,都具有批量的安全的实施可行性。

  最后我把这三点总结一下,上汽大通MAXUS一定是一家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全球化公司。我们在电气化上是全技术路线,在智能驾驶方面,特别是在MPV领域,我们做到了行业第一。上汽大通MAXUS的技术一定是量产化的、可靠的、安全的,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新技术。

  记者:在珠峰架构下,上汽大通MAXUS打造了业内领先的动力系统,此前发布的SUV领地已经搭载了上汽大通·轩辕动力技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一架构下的动力技术,有哪些优点?在行业内有哪些竞争优势?还有一个问题,去年混动市场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很多友商都推出了串并联式混动。请问一下在现有的混动技术下,上汽大通有没有进一步拓展混动领域的打算,或者说有没有什么规划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另外,去年上汽成立了一个换电的主体,包括一些其他品牌也推出了换电车型,上汽大通在乘用车上有没有做换电的打算?

『王人杰 上汽大通产品策略部总监』

  王人杰:我先来回答一下我们上汽大通MAXUS在混动方面的技术投入和一些产品的方向。首先,上汽大通的产品相当丰富,无论是商用还是乘用,无论是个人出行还是多人商旅,上汽大通现在都已经投入了相当数量的混动产品。

  在之前我们的MIFA系列,MIFA 5和MIFA 6,都有混动的乘用车,就是媒体老师谈的串并联混动。在后来我们MIFA 9,包括谢铭诗总透露的下一代中型家用豪华MPV上,都会搭载全新混动的动力,纯电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可以说既可以完全共享纯电的驾驶感受,同时也避免了一些旅途上的焦虑。

  同时,在上汽大通MAXUS的其他品系上面,在皮卡、在穿越城市的中大型SUV上面,我们也会有一个动力更好、性能更卓越的混动产品。在轩辕动力产品上,针对柴油机的混动,上汽大通MAXUS也会再继续深入下去。可以小小地透露一下,未来我们在混动上的投入,不仅会在汽油、柴油上,甚至在更多的车型上,都会有对应的一些混动产品陆续上市。

  再讲一下换电的产品布局。众所周知,MPV产品多人出行的场景比较常见,在这种场景下,客户往往需要更长的里程,或者需要应对更丰富的场景变化。前面谢铭诗总在他的报告中也提了,上汽星云平台有非常好的电池基础——魔方电池。同时上汽大通MAXUS的模块化平台与星云做结合,在电池技术、补能方面等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划。除了在现在560公里超长续航里程做后续升级、800V的升压以外,换电上也很快会推出国内首款支持换电的MPV,今年上半年会上市推出。

  在换电补能这一块,上汽大通MAXUS即将在明年一季度推出车电分离解决方案,将围绕魔方电池为客户提供“可买可租、可充可换、可升可降、可进可退”四种服务。如此多样的电池服务来自由上汽集团、中石油、中石化、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成立的捷能智电合资公司。依托中石化、中石油全国5万+座加油站场地,布局换电、充电一体化综合补能站,预计在2023年建设300座,2025年达到3000座,确保客户能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得到换电的体验。

  郝景贤:换电的话我再补充下。上汽集团对换电业务也非常重视,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新能源的进一步丰富,技术的进一步丰富、用户进一步丰富,不同的圈层对产品、续航里程以及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从用户使用角度来讲,用户或许会有两个焦虑:

  一是经常会讲的里程焦虑。里程焦虑其实在今天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依然是存在的,特别是在城际之间做出行,在高速公路节假日充电可能会排很长时间,里程焦虑依然存在。

  二是用户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的寿命焦虑。目前来说,上汽大通MAXUS纯电动产品的电池使用寿命、整车使用寿命、续航里程等,已经能够满足用户使用,但是为了能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特别是解决有些用户担心的电池使用寿命短于传统汽车整车10年甚至15年的使用寿命的痛点,换电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上汽集团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和“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等在一起专门成立的技术公司,既能够发挥上汽集团OEM以及在电动化技术和产品之间的优势,也能够发挥“两桶油”在全国特别是高速公路网传统加油站基础设施的优势。如果在全国包括骨干线路网,我们能够布局2000家以上的换电站,就可以让不同圈层的用户,在使用纯电动产品的便利性以及可行性方面更具优势。目前上汽集团包括上汽大通在内,都把换电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从产品、基础设施以及用户使用的便利性,都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推出。

『谢铭诗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

  谢铭诗:我补充几点,首先,SUV 领地正因为是亚洲首次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和48V的轻混系统的融合,所以带来了非常卓越的性能表现。从技术指标上去讲,我们的内燃机本身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500N·m,再结合48V混动架构的低速段助力之后,0-50公里的加速也可以做到3.5秒。

  第二,除了低速段的助力以外,我们在中速段加速过程当中,也发挥了48V电池的优势,做了一些助力和纯电驱动混合模式,所以带来了百公里9升以下的综合燃油消耗,这个对用户来讲也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续航里程也大大提升了,领地加满一箱油的话现在可以跑到1000公里。将来我们还会推出横置的混动系统,在MPV上使用。我们会利用串联增程和并联直驱两种模式,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如果在城市当中以日常通行为主,我们基本上会以串联增程模式供给能量,让用户更大程度地享受到纯电驾驶的舒适和乐趣。上了高速,我们可能会开启内燃机直驱模式,这样的话用户能得到更大的动力和扭矩输出。 

  记者:我想问一下郝景贤总,现在很多品牌车型,都是国内和国外双市场同步推进,那么上汽大通MAXUS的MIFA 9和G90这两款车,在哪些海外市场有销售?具体表现又是怎么样?对全球市场有哪些意义? 

  郝景贤:上汽大通MAXUS一直认为,国内和海外市场是并重的,我们从产品开发第一天,便是依据国际标准而打造。MIFA 9和G90首先是在国内上市,我们把国内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这几年来,我们克服了各方面的多重困难,成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MIFA 9和G90在中大型豪华纯电MPV领域,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口碑和销售成绩。

  另外,在全球市场方面,我们也把中等发达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我们上汽大通MAXUS海外的重点市场,我们有“4+2”主要细分市场:

  首先是欧洲,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祥地,无论是检验我们的技术,还是检验我们的销量,我们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市场。

  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我们所说的澳新市场,这也是去年上汽大通MAXUS新产品出海的一步大跨越,比如T90 EV,先后入局新西兰、澳大利亚市场,MIFA 9、G90也在澳大利亚正式上市。之所以深耕澳新市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上汽大通MAXUS早在2012年就已进行布局,将澳洲市场设定为海外市场中必须率先“啃下”的另一块“硬骨头”。首批V80出口至澳大利亚后,我们便在澳洲市场迅速掀起强大的“大通热潮”,大受市场欢迎,澳洲也因此成为了上汽大通MAXUS所攻下的第一个海外发达市场。

  接着是南美。在智利以及智利周边的南美国家,我们的皮卡包括很多新能源产品销售都非常好。比如智利,作为南美重要的经济体,是全世界皮卡前十大市场,有超过20个皮卡品牌在智利竞争,但是我们上汽大通MAXUS在激烈的竞争中,摘得2022年智利皮卡市占率第一的成绩,也打破连续12年日系盘踞第一的局面,打破智利单一年份皮卡销量纪录,这是我们在智利表现比较出色的地方。随着今年MIFA系列车型的推出,上汽大通MAXUS也同步将MIFA 5、MIFA 6等新车型在智利以及其他更多美洲市场上市,收获不断,涌来一波又一波新能源“订单浪潮”。如今,在美洲皮卡、新能源等多细分市场,上汽大通MAXUS都可以称之为来自中国的“金名片”。

  另外在北美的墨西哥,2022年是上汽大通MAXUS第一次进入,一经进入便取得了比较出色的成绩,其中我们的皮卡市占率,已经在墨西哥做到了前三名。第一年进去做到了前三名,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并且入局首年,我们的销量便迅速破万。所以目前,墨西哥也加入了上汽大通MAXUS海外“万辆级市场”阵营,我们已经形成了澳新、墨西哥、南美、欧洲、中东五大“万辆级市场”。

  以上是我们的四大市场,此外我们还有两个市场,一个是中东,一个是东盟。在上汽大通MAXUS整体的海外战略布局、新能源战略布局之下,我们在前四个细分市场,都做到了2万+的销量,在中东和东盟市场,也达到了1万+,有效支持了我们2023年乃至“十四五”的整体目标规划。

  布局了“4+2”海外重点市场后,既然要打造全球车型,那么从产品研发开始,就要对标国际级的标准,所以无论是MIFA 9还是G90,我们都取得了“五星安全”的碰撞成绩。刚才谢铭诗总在分享时提到,MIFA 9在欧洲正碰和追尾两个测试中,在最新法规标准下,在参与测试的百余款车型中,我们这两个单项都做到了冠军,而且在成人保护、儿童保护两大项目中,也取得MPV车型最高分。我们拿最新的技术而且是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全面赋能MIFA 9。

  MIFA 9从主攻欧洲市场开始,目前触角也延伸到了澳洲市场,我们在澳州也拿到了碰撞“五星安全”认证,所以欧洲和澳新两个市场,上汽大通MAXUS在各方面都要进去,并且力争做到最好。另外MIFA 9也要进入南美市场、中东市场等,其实在中东、在南美,MIFA 9在当地的法规验证也都已经通过了,都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关于墨西哥市场,目前我们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而在东盟国家,当地的需求也非常强烈,我们正在做产品的策划。所以刚才讲的“4+2”大通海外市场化策略,都适用于我们的MIFA 9和G90,我们在四个细分市场已经决定要进去了,而且当地的法规以及安全目标,我们都已经达到,还有两个市场是在前期研究阶段当中。我想上汽大通MAXUS今后所有的新产品,我们都会将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好,我们会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谢谢各位老师。

『宋海 上汽大通品牌公关部总监』

  宋海:提到MIFA 9和G90,这两款车型也创下了多领域、多细分市场“首款”和“第一”。首先,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 MIFA9,2022年9月底在德国的汉诺威车展正式上市,实际上不仅成为了首款“走出去”的中国豪华智能纯电MPV,也是欧洲首款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这等于说是中国车企迈进欧洲、成为欧洲第一的这样一个故事,所以这也算是我们的突破。

  另外就是澳洲,澳洲是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MIFA 9、T90 EV、EV 90、G90等车型,都走进了澳洲市场。MIFA 9率先叩开澳洲高端纯电MPV之门,成为该细分市场上的首款产品;高端豪华MPV G90,成为首款攻下澳洲发达市场的中国高端MPV;高端纯电皮卡T90 EV,率先开辟澳新市场新蓝海,助推澳新皮卡市场大步迈向电动化时代这等于说是我们在国内和海外双市场齐发力的动作,所以像刚才郝景贤总所介绍的,今后我们还会更多地去发力,更多地在全球核心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重点进攻和布局,用高智能、高科技的产品,把我们整个的产品体验、品牌体验带给用户,让这种更美好出行的感受,传递到全世界。

  王人杰:我再补充个细节,上汽大通MAXUS旗下车型进入海外发达市场,也始终保持“高质高价”。2022年在德国汉诺威车展正式欧洲上市的MIFA 9和T90 EV,在欧洲市场的售价同样远远超出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其中,MIFA 9在欧洲的起步价为7-8万欧元,最高配置版本售价达到9.4万欧元,接近奔驰同级产品在欧洲市场上的售价,直接对标市场头部竞品。今年11月中旬,MIFA 9和T90 EV也以超越细分市场头部品牌的“高质高价”,开启了中国品牌豪华MPV和纯电皮卡在澳洲市场的全新征程。我们中国品牌也同样是可以做高端品牌的,并且可以“高质高价”,在欧洲、在澳洲等全球发达市场获得成绩。在汉诺威车展上市的当天就迎来不少订单。

  记者:上汽大通MAXUS近年来在数字化座舱和智能座舱板块,已经建立了比较强的自研技术,刚才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在很多技术参数方面,上汽大通MAXUS其实已经超过新势力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些前瞻技术从研发到实际应用,是有过程的。能不能请各位就目前的实践案例,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智能座舱技术实际落地情况?

  谢铭诗:在智能座舱和数字化座舱领域,上汽大通MAXUS是有开发特色和不同理念的,首先我觉得我们有几个特点:

  第一,上汽大通MAXUS的产品线很宽、很广,所以对我们来说,到底哪一个产品能够承载最全面的数字化座舱或者智能座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不像其他的一些汽车厂商,他们的产品比较聚焦于一点,而我们有宽体轻客、房车、皮卡,还有MPV、SUV等车系,各车系下也有非常多的车型。所以这是一开始比较困扰我们的一个方面。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从这个角度出发,最终我们通过实践和摸索,找到了自己的两条:

  第一条路,我们做后排。做后排不意味着不关注做前排,而是我们要更关注后排座舱,要打造后排座舱技术底座,因为后排如同前排一样重要,这是我们的第一条路。满足多人出行场景的需求,一定是我们上汽大通MAXUS MPV家族的梦想,是上汽大通MAXUS“MPV世家”的梦想,我们每天都在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差不多两年多以前,团队开启后排座舱的开发,因为当时发现坐在车上,觉得二排乘员能做的实际是非常少的,能享受的也太少了,所以这是我们找到的第一条路。

  第二条路,我们经历了从下往上走,再从上往下覆盖的过程,这恰恰是我们产品线特别广的原因。第一款轻客车型诞生以后,我们在思考,到底是局限在满足轻客就可以了,还是要满足承载能力和需求量最大的MPV?这一直是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始终在思索并且努力的方向,最终走着走着,也就走成功了。所以我刚才说,三代座舱的设计跟部署,真的是这么来的。我们从比较单一的单品座舱2712,它的功能在几年前确实蛮强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回头看就比较弱了,所以我们又及时更新,替换成高通6125和6490。接着再往上攻,往上攻的同时我们也多部署了几个硬件平台,所以到了上面之后,我们才发现,再往下覆盖就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除此之外,我们从上又可以往其他广度去覆盖,这是我们上汽大通MAXUS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我们上汽大通MAXUS有10多位UIUE设计师,这是非常珍贵的,虽然很多汽车厂商都自己做,但确实也有一部汽车厂商是外包的。自己做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我们的交互,一定是以最终的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今天发现有不太人性化的地方,第二天就能马上跟设计师对话,立刻改过来,自己的设计师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诉求,而且高效响应。所以这是我们UIUE in house开发座舱的另外一个“秘密武器”。

  第三,我们以软件为主、硬件为辅,这是我们非常坚定的一个座舱战略。为什么叫软件为主,因为我们需要打通现在仪表的linux系统、座舱本身合作伙伴斑马科技的AliOS系统、以及安卓的操作系统,我们需要为三者之间建立起非常强大的Hypervisor技术,这是我们团队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面,经历的一场很有挑战性的战略。但是我们现在走出来了,无论是G90还是MIFA 9,我们不仅承载着AliOS,还承载着安卓,这在业内是没有人把这两大操作系统捏在一起的。

  硬件为辅,也不能没有硬件,所以我们部署了四个硬件平台,听起来比较多,为什么呢?我也呼应一下前面所讲,我们上汽大通MAXUS的特色便是做后排的座舱底座,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前后座灵活组合,基本上这四个硬件平台,可以根据车型的功能多与少,也进行灵活的组合变化。但只是硬件灵活组合,上面的软件基本上还是模块化、平台化的跨域使用,所以我想这个大概是我们上汽大通MAXUS的几大特点。

  郝景贤:接着谢铭诗总讲的话,我想在“先进技术量产化”方面再举几个小例子。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用户场景的满足以及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刚才谢铭诗总提到我们上汽大通确实是一个跨界公司,我们做了很多跨界的产品,当然我们都是围绕用户的美好生活,为了美好生活的再出发。我们产品线确实比较广,产品线广也给我们的开发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度,但是另一方面,其实也为我们上汽大通的团队,包括营销团队、技术团队等,去更广地理解用户的场景、用户的需求带来了很多好处和帮助,而且我们在不同产品线、不同场景所得到的一些解决方案,让我们可以跨系列去应用,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用户反馈。

  我举一个例子,上汽大通MAXUS有房车,房车更像家,承载更多用户多人出行的场景需求,所以无论是在房车智能化方面,还是关于房车的一些内部设计、布局以及供应链方面,我们都赋能在MPV产品上。刚才讲到MPV产品V2X的场景,这是我们上汽大通MAXUS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用户使用上汽大通MAXUS的MPV和SUV产品,大家有丰富的出行场景,特别是近年来,露营需求急剧攀升,所以我们在MPV、SUV产品的场景定制化方面也会持续深耕钻研,今后可以跟各位重点介绍一下。

  其实很多解决方案、想法或者思路,都是我们在智能房车领域持续探索,以及深入考量房车用户的实际场景而产生的,让我们在MPV、SUV领域,在露营、定制化方面,也逐渐成为行业领先的。

  第二个例子,我们在欧洲新能源市场上,除了商用产品取得了非常领先的成绩之外,我们还在乘用化产品的推出上,加速推进。2022年我们在欧洲推出了首款纯电MPV MIFA 9以及纯电皮卡T90 EV,可以说在当地开辟了市场新蓝海,也实现了细分市场“0的突破”。

  欧洲用户很在意的就是纯电动产品的真实续航里程,非常在乎一款产品在各种场景下,能不能全部满足使用需求,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燃油车。所以这方面用户本来是很担心的,上汽大通MAXUS便针对用户的需求痛点,来满足用户所需,并且我们还支持定制化。比如我们在欧洲市场,陆续提供了新能源专属底盘车型,同时,根据用户对行驶里程、载重,或是兼顾两者的需求,匹配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即“产品配置组合”,为用户实现最低的综合成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基于C2B用户共创定制模式,上汽大通MAXUS远胜过当地一般改装厂,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也让我们收到了市场用户非常好的反馈,比如我们在欧洲的多个国家、多个细分市场的市占率,都能够做到第一。作为中国产品、中国智造,在欧洲这一极其发达的市场、汽车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新能源品牌竞争的高地,我们的新能源车能够做到市占率第一,我想这背后的技术实力为这一成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真实的续航里程。

  之所以能够在续航里程等方面,高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因为我们所开发的产品,都是事先到用户真实场景下做过测试的,在夏天、在冬天,在不同路况下,我们会到欧洲的使用场景下去跑它的真实里程,我们非常重视用户在真实场景下的体验。我记得很清楚,2020年1月份,那一年的冬天我们正好在欧洲的挪威,因为挪威属于北欧地区,相对比较冷,我们选择在1月份,就是想要在这么一个条件下,看看我们上汽大通的新能源新产品,在欧洲的真实续航里程是多少。在北欧测试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为模拟用户多方面使用场景,在测试多长距离能够到充电站的行驶途中,我们的工程师被挪威警察拦了下来,而此时里程表里剩余行驶里程还有30公里,距离下一个充电桩还有25公里。原来工程师为了切身体会里程焦虑带给用户的影响,故意在上一个充电站不充电,而又为了省电在傍晚临时关闭了日间行车灯。了解情况的挪威警察也予以放行并称赞了中国汽车,最终他们也在挪威的1月份,在那个相对比较寒冷的冬天,顺利挑战了自己的心理,安全到达了25公里以外的充电桩,并且顺利地充上电。这一个故事我记得非常清楚,而且是那个时间点,中国工程师在欧洲非常不容易,所以这次我想把我们非常在意的真实续航里程,在意的用户真实用车场景下的需求满足度,作为我们在“先进技术量产化”方面的一些想法、工作以及我们的追求,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