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了厂家陆续公布一年成绩单的时刻。在疫情的笼罩下,业内不少企业都是混乱、低落的一阵。不过,从全年大方向来看,恢复得都还不错。
自主新“四巨头”是谁?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站了出来。作为新能源市场的新生力量,这四家企业用产品实现突围,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而特斯拉呢?它是全球所有新能源企业的假想敌,自然与自主新“四巨头”也形成了竞争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销量差距有多大?
●蔚来
根据最新披露的消息,蔚来在2020年12月的销量达到7007辆,环比增长32.4%,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翻番。
至于全年销量,蔚来累计交付了43728辆车,当前总用户数超过7.5万。
蔚来目前在售车型包括ES8、ES6、EC6。在具体销售情况方面,新款蔚来ES8在12月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单月销量为2009辆;蔚来EC6同样新高,单月交付2505辆,且销量超越了ES6(ES6交付2493辆)。论资历,姜还是老的辣,ES8的知名度和市场基础都更厚实;但论终端表现,显然是后来者居上,EC6更受欢迎,ES6较之ES8也更好卖一些。
在基建方面,蔚来在2020年内新建换电站49座,超充站80座,已累计在国内建成172座换电站和100座超充站。即使如此,蔚来的充电问题依然被严重吐槽。用户认为,目前充电桩和换电站的建设跟不上,服务有待提高,“换电5分钟,排队50分钟”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蔚来计划中的新车还未露真身,预计在1月9日的NIO Day上发布。它将是蔚来首款搭载全新自动驾驶技术的旗舰轿车、150kWh电池系统以及第二代换电站等核心技术。
●理想
2020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32624台。
目前理想只有一款车型在售,即理想ONE。2020年12月,它交付了6126台,不仅创单月交付量新纪录,也打破了其单月新增订单量的历史记录。而且,与蔚来、小鹏、威马旗下车型相比,它是唯一一款年销量破3万+的选手。
基建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52家零售中心,覆盖41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114家,覆盖83个城市。
理想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新车曝光。在之前网传的一份新车计划中,披露了多款SUV的相关消息。X01定位大型6座SUV,售价或在35-50万,对标奔驰GLS和宝马X7。X02和S01的定位都是中大型6座SUV,而S02定位中型5座SUV车型,售价门槛最低,或在20-30万左右。
●小鹏
2020年12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5700辆,环比增长35%。同时,其第四季度交付量超过三季度财报预期的近30%。
在2020年全年,该品牌共交付新车27041辆,同比增长112%。
当前,小鹏旗下的在售车型有两款,分别是小鹏P7和小鹏G3。在12月份交付的5700辆中,小鹏P7的交付量为3691辆,小鹏G3单月交付2009台,均创2020年交付量新高。显而易见,高端纯电轿跑小鹏P7,已经成为了小鹏汽车的销售主力车型。而且,随着产能的不断攀升,小鹏P7的交付量也在升高。
在配套服务方面,小鹏汽车成为行业中最快实现终身免费充电的造车企业。它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超充免费加电计划,至12月29日,小鹏汽车已在95天内实现100个城市、670个站点终身免费充电服务。
据小鹏汽车官方表示,其或将推出一款配备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紧凑型轿车,亮相时间有可能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或第一季度末。车规级激光雷达应该是小鹏与Livox览沃科技合作研发的,二者在今年1月1日达成合作关系。
●威马
在刚过去的2020年,威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高达22495台,同比增长33.3%;第四季度创下单季销量历史新高记录,累计销售8609台。
威马EX5和威马EX6是威马当下的在售车型,分别定位为紧凑SUV和中型SUV。其中,威马EX5的表现要更为出色。自2018年9月交付至今,威马EX5累计销量突破4万台。
早在2020年7月,威马汽车就对外公布了2021年新车规划,将推出两款SUV以及一款轿车。其中一款SUV是威马与百度联手打造的威马第三款智能纯电SUV——威马EVOLVE,轿车则是威马Maven概念车的量产版,预计在今年上市。
●特斯拉
在过去的2020年,特斯拉成功向客户交付了499550辆新车,创下了品牌诞生以来的纪录。
最近风头正盛的当属国产Model Y。Model Y的正式发售价格下降了14-16万,这么大优惠幅度简直是往国内造车新势力身上压了一座大山。大幅度降价在销量和股价上的表现非常明显,实体店火爆,官网瘫痪,甚至还有用户退订蔚来改订Model Y。据统计,在官方定价公布后的10个小时内,国产Model Y总订购量就超过了10万辆。
国产Model 3的产能目前已达到每年25万辆。而且,Model 3的补贴后价格已降至24.99万元,成为目前中国价格最低的高端电动轿车,对国内用户无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关于2021年的市场前景,有人预测它能实现交付量达80万辆,有望同比增长超60%,营业收入也将达到460亿美元。这一数据还是略显夸张了些,毕竟“降价”、“割韭菜”、“失控”给它带来的品牌负面影响很大。至少,国外的排行机构对于特斯拉产品的推荐率降低了很多。
不过,纵览当前的国内新能源市场大局,能与特斯拉抗衡的车企仍处于发展中状态,自主新“四巨头”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