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全球知名的检测认证机构UL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隆重举行了UL常州动力电池检测实验室开业典礼。UL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皓在典礼致辞中表示:“常州实验室就是我们在汽车领域硬实力的最好体现,在这个世界先进的实验室,不仅集合了UL在电池安全、充电系统以及电网集成领域独特的专业知识,在二期还将拓展5G、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智能汽车领域的先进服务。UL还独创性地提出了本地化地端对端汽车解决方案,从动力电池研究到检测和认证、功能安全和可用性测试,乃至汽车网络安全和身份识别安全风险,UL依托全球网络和专家团队,满足客户为应对未来汽车领域新挑战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开业典礼之前UL官方还特意组织了一场高层领导媒体访谈,以便更好地向外界传播UL的的技术优势、服务理念和战略布局。而受访的嘉宾正是UL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皓先生。
『UL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皓』
记者:冯总,UL在动力电池检测方面具体都有哪些相关标准?
冯皓:首先,标准本身是引领行业发展的,而我们国内的不少标准都只是适应行业内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而UL的标准首先一定是引领这个行业的,而不是去迁就某个企业现阶段能做什么,然后去定一套所谓的标准去满足客户。所以在业内,我们服务的客户往往多为头部企业,他们对自己的品质都有很高要求的,愿意承担这样一个成本和技术的挑战来做我们的认证。
具体到UL的标准,目前我们手上有“UL2580”(动力电池标准)、“UL1973”(储能电池标准)、“UL1974”(电池梯度利用标准)等一系列从电芯到电池包、再到电池期满之后的退役的全方位覆盖的各个认证标准。
另外,我们最近还发了几个新的标准,一个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即“UL2750”,并且在国内已经有客户做了相关的认证;另外一个是“UL9741”,它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双向充电的一个认证标准,而所谓双向充电就是外部的移动电源可以给车充电,而车本身也可以给外部的其它车辆或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一个技术。所以,UL在电池、充电站甚至在加氢站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应用环节都有着完善的认证标准体系,从而帮助客户开发出更加安全的产品,也在源头上把控好终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新能源车电池起火等安全隐患。
记者:冯总,您认为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哪一种安全性更高?
冯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即电池的安全不仅是电芯的安全,而是系统的安全,包括电芯、组件、BMS(高压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个电池包等都要涵盖在内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说电池包内高压线束的设计有问题,或者电池包的品质有问题,同样也会有很高的安全隐患,所以不能只是单纯地看电芯的安全,而要考虑整个系统。
当然如果只是从电芯的化学稳定性来讲,三元锂肯定比磷酸铁锂更加活跃,产生问题的概率更高。但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只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是过关的、是符合安全认证标准的那它就是安全的,反过来说,如果它的系统是有瑕疵的、或者设计是有问题的,那么即便是化学稳定性更好地磷酸铁锂也同样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系统地看问题。
UL在针对动力电池的实验认证过程中一直都是拿数据和事实说话,而不会简单地说,因为磷酸铁锂的化学稳定性更好就认定它更安全。我们会将客户送过来的样本,对它的电芯、组件、电路设计、BMS以及电池包等系统的各个部分,根据UL的认证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测,通过最终的实验数据再给出一个相应的判断结果。
记者:冯总,我想问下从一个检测认证机构的角度如何看待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冯皓:从我个人的角度理解,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一开始的时候是国家层面通过一些比较强力的政策引导,包括购置税减免、财政的补贴等等快速地把市场拉起来。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引导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有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企业同时涌入,其中光是做电池的企业就有400多家,所以从去年开始,政府的补贴也开始逐渐退坡。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市场开始优胜劣汰,那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开始变得难以为继了。
我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应用层面可以说走得已经非常前面了,包括AI、5G等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国家的政策力度相对国外依然是很大的,比如在无人驾驶试验的道路使用上,政府就给了极大地支持,这些在国外的城市中都是非常难实现的。所以,我相信在数据的积累以及场景应用上我们在全球是处于一个领先地位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和性能。首先安全方面,我想说的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大家千万不要只看电池,这只是眼下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未来新能源车大量安全的挑战远远不止于此,尤其是设计到软件以及数据问题,因为如果软件以及数据问题解决不好,车辆的系统就很容易被入侵,从而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常州实验室二期,接下来重点投入建设的就是EMC(电磁兼容性)、车联网以及5G相关的一些实验设施。
第二个就是性能,特别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续航里程。续航里程现在的问题,一个是有个别车企虚标,另一个就是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续航表现和(NEDC)标准工况下续航表现出入很大。因此,很多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其实是非常糟糕的。所以,电池性能的测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表现,模拟的是什么路况、在什么湿度、海拔等等,这些方面的数据还是远远不够,这也是未来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记者:冯总,现在新能源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可以说是智能汽车了,那么针对这种智能汽车,UL除了传统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之外,在其它方面还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冯皓:讲到新能源汽车就必须要讲“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而在这方面,首先是电池的安全认证,不谦虚的讲UL是业内公认的世界第一;其次,UL在电机领域也是非常强的,在126年前UL创业时的初衷,就是看到了电气化的大规模应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才开始投身于电气化安全认证检测的事业,所以在电机领域我们也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其它的如电控以及内部的一些应用方面,我们也都有着很强的技术沉淀和积累。
而且大家也看到了,现在的汽车领域其实跨界的情况也非常多,华为、苹果等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也开始涉猎智能汽车。而在消费电子领域UL也是非常强的,如AI语言声控的安全防护这些都是UL的强项,因为现在的语言操控系统集成了太多的个人数据,如个人身份信息、移动支付账户等等,这些都需要非常强的防护措施。
除此之外,我们还针对无人驾驶技术,在去年年底发了一个全新的标准“UL4600”,这是全球第一个L5级别的无人驾驶的安全认证标准,是一个非常前瞻、领先于整个行业的标准。
还有就是目前的智能汽车还涉及到了身份识别的功能,即当你靠近它的时候,车辆的系统如何来判断你是否拥有授权来开这辆车,因此UL也在做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并参与到了国际标准的共同开发,目前正在进行当中,还没有正式发布。
记者:您好,冯总,我想问一下常州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冯皓:常州的实验室,在UL的整个体系当中是比较特别的。以往UL的实验室都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出去、帮助国外的企业进来,而常州实验室是UL第一家完全针对本地市场需求的,也就是说常州实验室从设计之初就是为本地的企业服务。而为本地的企业服务,认证就不是主要的业务了。
最主要的第一是希望帮助企业从材料、电池设计等源头上进行把关;第二就是安全咨询,就是帮助客户在前期做一些咨询服务,从而为他们在整个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提供安全性方面相关的专业意见。其实测试只是后面的一个检查手段,如果一个产品前期设计就有问题,那么即便送过来测试也肯定是不过关的,那对客户来说,花这笔费用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所以我们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帮助客户进行把关、修正,当然还有后期测试的一个数据分析和跟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