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小鹏汽车何小鹏:为什么我坚信春天在2021

汽车消费网
2019-12-12

2021,迎来“人口红利期”▼▼

  EW:由于补贴政策的倾斜,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主要由公共交通、出行平台等B端客户所买单,C端消费者的购买比重其实还很小,原因是什么?

  HXP:这个弊端已经出现了。中国目前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如果把非C端的去掉,这个数字略惨淡。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一个是政策补贴,当然现在补贴在滑坡;另外,一些地方的出租车规定要采购电动车,还有就是出行平台(会大量采购),这些加起来,大概每年能催生了一个50万(辆)左右的市场。

  原来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补贴后价格集中在10~12万。就单纯C端的销售数据来说,里面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卖给跑网约车的司机,但这个数据我们无法统计。

  今年7月补贴退坡后,大家会发现,15万~25万的产品销量开始增多,主要购买的都是C端消费者,B端的销售大幅下降。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明年会有更多好产品上市,小鹏也有自己的新车,好的产品加上统一的价格,更好的技术,会慢慢赢得市场。

  EW:在退补的寒冬阶段,有多少新造车企业将被淘汰?

  HXP:看什么是淘汰,汽车的淘汰基本上就是停摆,或者以低功耗在运行,但要说完全挂掉很难。但明年做得比较艰难的,可能会蛮多。

  从消费电子的格局来看,全球十大头部厂商里面,中国可能占据3~5家。也许10至20年后,新能源车也会是类似情况,但是我不敢说一定能复现,因为汽车的复杂度比他们高很多倍。

  某种程度来说,我是很焦虑的。因为我看到特斯拉的技术遥遥领先,了解到宝马与大众在毛利率的优势以及技术储备,这个赛场的选手真的极其厉害。

  EW:过去在燃油车时代,中国厂商与国外相比是落后的。但在新能源造车领域,其实国内外相当于是同时起步。我们如何与国外展开竞争?

  HXP:说实话,我觉得挺难。首先,国际化超不了。美国企业做国际化是俯攻,而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企业推行国际化是仰攻。

  第二,中国汽车行业规模巨大,但很分散。有的国外车企,进入中国快20年,一个底盘换换样式,就可以卖这么多年。国外注重底层技术、底层基础;中国企业更注重应用技术和组合方法,最后规模是容易做大,但深度比较难实现。

  新造车企业要把四样东西平衡好:全球化的品牌/品质、科技水平、成本和规模。当你把这四个平衡好了,又会发现全球化我们很难推进,科技的底层技术也很难突破,平衡化的成本还行,品质要再加强。所以我个人觉得,(超越)任重而道远。我相对看好吉利,他们不是做的最好的,但在中国的车企里面,平衡做得很好。

  造车相当是一个长跑。前段时间,不是有一位马拉松选手,破纪录地跑出1小时59分的成绩吗?其中的关键是得有人领跑破风,以降低风阻。小鹏算比较幸运,前面有很多人,很多车企跑在前头,等时间合适了,我们可以再加速跑快些。

  EW:你之前说过,2021年新能源汽车会迎来春天,怎么得出的这个判断?

  HXP:首先是大环境,从明年底至后年初,大环境会变好。第二,这期间会有很多好的新品上市,实际上,消费者与外界的更多不满,是因为没什么好产品可选。第三,政策等因素开始产生稳定性。今天大家痛苦的是,价格在波动,政策在波动,环境在波动。

  第四,消费者的心理负担。现在很多人买新能源汽车,首先就问“续航怎么办?”“开起来安不安全?”当10个买车的人里面,有1个人买了电动汽车,我讲是真实用户,不是to B。以前互联网有一个理论,当大城市里有10%的人开始尝试新生事物,等到那个时候,它的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今天新能源车的销售份额大概在7%,去掉to B,还剩3%。其中,排名靠前的七八个城市大概占了70%的市场,其他30%的市场是被无数个城市分食的。

  从逻辑上来看,我认为大城市10% to C的情况在后年一旦出现,就会像中国互联网普及的那样。一旦大城市开始起来了,后面的二三四线城市可能只花2~3年,就会非常快起来。届时没有人会特别担心(安全、续航等问题)。因为他们会说,“城里面都有,大家都在开,不怕”。

  差不多在2021年,新能源车将进入类似互联网所经历过的“人口红利期”。

  EW:2021之后,大家还会有里程焦虑吗?

  HXP:这个问题会延续好多年。这里一方面是取决于国家对于基础建设的力度,第二取决于电池技术的前进。今天这个节点还没来到,民间不太敢打头,国家又犹犹豫豫的。

  到了2021~2022年,大城市开始有人进入充电站行业,假设你能够找到一块好些的地段,电又不贵,就可以小赚或者微赚,到2023~2024年,政策、环境就更好。当(新能源)车多了,充电快了,充电站就像加油站一样能挣到钱了,就会有很多人冲进去。

请回答2019▼▼

  EW:回顾2019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HXP:无数来自日常的焦虑。比方说7月经历的事件,比如说内部的组织磨合,比如说每次的产品大定位,这个过程充满焦虑,因为你一旦现在定错了,三年后产品就卖不动。你会一直在那左右互搏。

  任何一个点做不好都会有不满,比如上牌、开店和交付。各个环节都有人从各个角度要你给他一些好处,才能往下推进。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陷入停滞,然后车主就会抱怨,说你连交付都做不到。

  EW:也就是说,造车之后要面临更多的人情世故?

  HXP:包括但远不止。

  EW:现在酒量怎样?

  HXP:看要跟谁比,比我以前强多了,能喝1两。我喝酒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为了开心,如果喝到吐了,就不开心了。

  EW:焦虑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HXP:失眠。我是神经大条的人,但现在也会失眠,因为焦虑的点实在太多。

  EW:放松的方式是什么?

  HXP:睡觉。

  EW:这不是睡不着吗?

  HXP:是,所以很痛苦。只能下楼跑个步,逼迫自己让身体疲劳,进入睡眠。

  EW:今年KPI的完成度如何,是否会调低明年的预期?

  HXP:今年KPI的目标(过高),是因为2018年的发展速度让大家拔高了预期。7月补贴退坡后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来得猛烈。进入下半年,每月同比下跌20%~50%。但好处在于,ABC级的智能电动汽车,在上半年大概平均月同比增长7~8倍,下半年大概增长3倍左右,这个倍数还是很高。

  明年ABC级的产品还会有高速增长的空间,但不可能到三倍,应该有两倍以上。在其他的方面,像to B的新能源车会保持稳定,在正负10%之间抖动,因为每年更换这些车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不太可能有一个额外大的爆发点。

  行业如果平均增速在150%,你做到150%,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这最多只算合格。小鹏汽车要想拿到绝对的领头羊地位,一定是要超过行业的平均增速。

  而且我们有很多事仍在打基础,今年的9月以来,小鹏陆续新开很多门店,这些店从建成到“养熟”,大概要6个月时间。从这层面看,我对明年小鹏的期望一点都不低。

  (财经天下周刊)


  • 2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