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究竟有多慌 从汽车设计年轻化看中年危机

汽车消费网
2019-01-30

  如果您是位年纪稍长一点的前辈,抑或是对汽车行业略有观察,那你肯定知道“年轻化”一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往往就意味着“廉价”与“低端”。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个叫“某某兰”的美系品牌,因为它的品牌调性和产品定位都要明显低于老大哥“某克”,故迫不得已只能以“年轻化”或所谓“为年轻人打造”作为品牌的长期slogan和遮羞布。

  而这些年轻化的品牌其市场表现往往也不大理想,也因此在那个年代如果你说某个中高端品牌定位“年轻化”,相信对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怼,“你才年轻化,你才年轻化,你们全家都年轻化~”

  然而时移世易,近几年“年轻化”一词的词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甚至成了车企热词中的顶级流量。可以说,现在如果不在自家的宣传海报上加入“敢爱”、“闯”、“自由”、“不拘一格”等年轻化相关的衍生词汇都不好意思转发朋友圈;如果新车发布会现场不加入街舞、街头涂鸦、极限运动等流行元素,这场发布会就不能算是一场完整的发布会;或者如果某个车企领导的公开讲话中不能出现5次以上“年轻化”或者相关用语的话,回头文案就得去领盒饭。

  是的,毫无疑问“年轻化”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车企的一致共识。而之所以会如此,一个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因为90甚至95后消费群体的迅速崛起,市场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需求而做出的改变。

  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恐怕未必!因为年轻人初入社会,经济基础普遍还比较薄弱(个别富二代除外),即便有点积累,也会优先考虑房子以及其它生活的必要开支问题。换言之,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依然比较有限,他们人生第一台车的价格也依然普遍较低,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人们往往会把“年轻化”与“低端”挂钩的原因。然而目前这波年轻化浪潮却全方位无死角地席卷了几乎所有品牌和车型,当然也包括ABB等豪华品牌以及它们的B级、C级甚至D级车。而这些产品的消费主力军显然都还是中年人,可见真正牵动市场并让市场为之转变的不是年轻人,而正是那些年轻人眼中那些穿着秋裤、喝着枸杞、盘着手串的中年大叔们。

  中年人已不再年轻,但又极其渴望年轻,更亟需一些外在的东西来标榜年轻,就好像那些扎着大H logo皮带的暴发户,迫切地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很有钱一样。因此现在汽车的造型就变得越来越激进、越来越讲求视觉上的速度感和力量感,让开这些车的人看起来比较年轻比较有活力,至少让他们自己有类似“今年20,明年18”的错觉。也因此,在越来越多品牌和车型年轻化的背后,我看到的不是所谓速度与激情,反而是中年中产们内心深深地焦虑与恐慌。

  其实,中年人买年轻化的汽车就和他们动辄在充满雾霾的城市道路上跑上5公里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想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自己还年轻,自己还行。”哪怕那锋芒毕露的外形已经让自己日趋沉稳的内心开始抵触,也要表现得像是自己本来的审美;哪怕那5公里多的里程多半是用走的,也要在精疲力竭之后,依然气喘吁吁地拍一张大头照、发一个朋友圈、嗮一下公里数,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保护色。

  是的,这一届的中年人(即70、80后)很慌,比以往任何一届中年人都要慌,因为“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慢到从木制车轮变身橡胶车轮就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慢到人的心都能很好地安放。而现在一切都快,而且是史无前例地快,快到今天还是行业独角兽明天就被围攻退押金;快到稍不关注热点就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快到只有在飞机上关机的那两小时才能安心地睡一觉;快到中年人都不敢有中年人的样子,偏要伪装成少年,用尽一起力气追逐着这个如疾风般飞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