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从钓鱼岛到萨德都是美国使坏 怎么不见抵制美系车?

汽车消费网
2017-06-23

  稍微了解一点政治常识的都知道,当年的钓鱼岛问题,前不久的南海危机以及最近的萨德事件,表面上是我国与日本、菲律宾及韩国之间的争端,实际上都是我们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我们与美国之间在存在多重竞争关系,这不是什么大秘密。

  映射到汽车领域,上述事件的对象国家在国内的跨国车企都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抵制冲击,韩系车如今更是难以为继,唯独其背后跟我们“下棋”的美国很多人选择了无视,通用、福特从未因为政治敏感而遭受冲击,甚至还颇受追捧,为什么我们在抵制外企上从未对美国企业抱有过敌意呢?

  首先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全球社会的国际关系。国际社会是个大舞台,能够称得上是主角的只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俗称“五大流氓国”,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才是故事主线,日本是典型的配角,韩国是连台词的龙套,菲律宾撑死就是道具。“五大流氓国”之中,美国毫无疑问是男一号,还是如日中天的男一号;俄罗斯靠卖资源过日子,处于强行续命阶段;英国刚脱欧,同时也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重点照顾对象”;法国没啥上进心,痴迷浪漫,日渐消瘦。中国与美国都处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期,同台演出,明面上相互飙戏,背后使点小动作。

  对我国而言,对美事件的影响力之深远,甚至左右民族的发展与命运。航天领域,中国无缘国际空间站,只能自研;军事领域,封锁入太平洋岛链;经济领域,大大小小制裁频出...另外,还隔三差五地通过周边国家给你找点不痛快。

  抵制外企实际上就是“护短”,这种心理作为一种本能很容易理解,但国人“护短”的脑回路有点太过浮于表面。就政治立场而言,美国无疑是我们的头号劲敌,危机关头也最有抵制的必要,但现在和平时期,护短就意味着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商业型社会任何跨国企业能在国内立足,都是与国内企业合作共赢的结果。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重要国策,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动不动就与政治敏感挂钩,把抵制外企挂在嘴边,还扬言个把月时间就能整垮国外经济体,那些右倾分子有没有想过,这些行为侵害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个体利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严重损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竞争方式,恐怕也就那些闲着没事打砸日系车的人能想得出来。

  《潜伏》中谢若琳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这句话显然不符合国人的普世价值观,但在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国际大环境下,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取得进步。

  中国用近现代上百年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以己为尊是不能带来进步与强盛的,特别是在已经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深入学习外企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是民族企业寻求发展与突破的重要途径。这时候还叫嚣着今天抵制这,明天抵制那,恨不得把它们全赶出去,是不是要等下一次“八国联军进北京”才知道自己屡教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