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通过交通事故车的毁坏程度来评定质量 合理吗?

汽车消费网
2017-05-09

  我们在各大汽车论坛里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话题:某车的车主遇到了一个小事故,定责暂且不论,先拍几张两个事故车的损坏照片,如果自己的车损坏严重,就悲伤逆流成河,吐槽XX品牌旗下的产品质量有多次;如果是别人的车损坏更严重,就一脸的洋洋得意,说一点“XX(车名)完胜”之类的话。

  特别是在看到这类帖子还有一大堆响应、跟风车友的时候,小编才深切感受到中国的用车人群对汽车安全性的理解是有多么的原始和幼稚。本期我们就“能否通过交通事故车的毁坏程度来评定产品质量”这一话题,深入聊一聊汽车的安全性。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车的安全性?

  汽车的安全性是对汽车产品乘员生命财产保护能力的一种感性描述。目前来说,想要提高安全性可以有、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整个车架设计科学,能合理拆分冲撞能量,没有硬物突入乘员舱内。

  ▼非乘员舱车身位置的吸能设计合理,尽可能降低碰撞中的加速度,也就是冲击力。

  ▼提高乘员舱的车身强度,受外力冲击时不变形或变形小,保证汽车在遇到事故时不对乘员的生存造成影响。

  ▼尽可能多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例如气囊、安全带、ABS、ESP等等。

  除了最后一种,前三种都是通过科学的车架设计来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而要需要通过强化材料保护乘员的仅仅是第三条,前两条更多考验的是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强度太高,甚至不见得是好事。举个例子,在遇到威胁人生命安全的严重交通事故中,非驾驶舱位置的所有车身结构都是“缓冲带”,你是希望这个缓冲带是无坚不摧的“钢铁”?还是能温和吸能的“泡沫”?

  另外,设计合理的最外围安全部件也是行人的一种保护,很多车主看到某些车保险杠里塞泡沫是偷工减料,但实际上那才是业界良心,铁棍敲头和木棍敲头哪个痛的道理,我想没人不懂。特别是在国内没有强制行人保护法规政策约束的情况下,依旧采用设计更合理的泡沫前保险杠才是真的良心企业。

  看到这,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明白,在事故中损坏更严重的事故车往往并不是因为其安全性差,相反,它是在通过“自我的牺牲”,来达到保护乘员、保护行人的目的。


  以上说的都是严重威胁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交通事故,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遇到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擦碰。一个低速的追尾,前车整个保险杠都陷进去了,后车一个大灯都没坏,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也不能套用前面的逻辑。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小的事故,汽车的损失情况都要由保险公司“买单”。在一些发展成熟的汽车市场(欧洲),如果你的车在小的擦碰中非常容易“挂彩”,那么保险公司就会相应提高品牌旗下相应产品的保险费用(车主承担)。客户一看,这车子保险居然这么贵,考虑到后期的用车成本问题,就可能放弃该产品。厂商见到这一情况自然就坐不住了,然后就会提高旗下产品在低速碰撞中的抗损伤能力。而没有形成这种“三角关系”的市场(中国),自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反馈机制。

  所以,德系车在低速的交通事故中赢面很大,这不是因为其安全性能好,对乘员和行人的保护能力强,只是因为市场的反馈机制让其有了更好的抗损伤能力,而这种抗损伤能力与产品的安全性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